会彻底安全。

缅北那边的管理加紧的效果很明显,现在国内查处的走私物中已经很少能看到穿山甲的身影。

余鹤说:“穿山甲的生理习惯独特,食谱也特化于其他动物,在人工养殖方面你们还有什么困难?我虽然没办法解决技术上的难题,但如果你们需要什么恒温恒湿设备,这对我.和傅先生来说力所能及。”

闻言,傅云峥含笑看了余鹤一眼。

余鹤对这玩意很敏感,他怼了怼傅云峥后腰,示意傅云峥不许意味不明的乱笑搞他心态。

傅云峥单手背后,握住了余鹤的爪子。

余鹤刚刚扎起的毛一下子就被抚平了。

所谓内行看门道,外行看热闹,帕汀听余鹤如此清楚穿山甲的独特的生理习惯和食谱,就知道余鹤和那些捐钱博名声的人不一样。

帕汀更加热情地向余鹤介绍道:“我们饲养时间最长的穿山甲在基地存活了400多天,在穿山甲的救助和饲养上,我们协会的经验有着绝对优势。去年,我们还在蒲山深处建立了穿山甲人工繁育地。”

穿山甲的人工饲养与繁育可以称得上是世界难题。

在华国,中华穿山甲属于极度濒危物种,数量比大熊猫还要少,国内也有几家官方机构以科研养殖形式推进的繁育基地,在去年繁育出一只第三代的马来穿山甲,这在全球都系属首例。

在穿山甲人工繁育如此困难的大前提下,几年前连救护条件都很不理想的缅北,居然建立了一座穿山甲人工繁育基地?

傅云峥听到后不由皱了皱眉,良好的教养使他没有直接问出‘你们的技术是否达到人工繁育标准’这样的问题。

傅云峥只是说:“好的,有机会一定去蒲山看一看。”

最后一天的晚宴上,缅北蒲山穿山甲救护协会的负责人专程来向余鹤致敬。

“东亚地区的濒危动物太多了,每年筹募善款总额虽多,但真正分到穿山甲保护协会的就很少,穿山甲总是不像熊猫、老虎那样引人关注。”

负责人用英语说:“余先生的捐款足够我们中心半年的开支。我们将您的善行汇报给了东亚地区动物绿色发展协会,协会决定向您颁发绿色保卫奖章,由我们中心代发,欢迎您来蒲山领奖。”

绿色保

章节目录